信用等级

首页综合服务信用等级

环通咨询*信用评级

发布时间:2020-12-31浏览:721

在资本市场,信誉良好的主体企业或债券等被赋予了相关等级的评级。本质上,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副产品,是表示信用的最简单的级别符号。在国际上,有著名的三大评级机构:穆迪、标普和惠誉。在国内,不完全统计,目前有牌照的债券评级机构共六家:中诚信、大公、联合资信、新世纪、鹏元和东方金诚。

    

按评级划分,信用评级大体可以分成以下几类:

AAA级: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,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,违约风险极低。

AA级 :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,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,违约风险很低。

A级 :偿还债务能力较强,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,违约风险较低。

BBB级:偿还债务能力一般,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,违约风险一般。

BB级 :偿还债务能力较弱,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,有较高违约风险。

B级 :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,违约风险很高。

CCC级: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,违约风险极高。

CC级 :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,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。

C级 :不能偿还债务。

(其中AA-CCC级,还可用“+”或“-”来细分信用的高低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评级的方法

信用评级其实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与股票的基本面分析类似,但又有些不同(下面会讲)。对一家企业或者一种债券进行信用评级,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,即从宏观到行业再到企业。前两者的因素太多了,还有各种复杂的评级模型,这里就不赘述,这里简单提一下关于企业评级需要考虑的因素:

1)规模。一般而言,规模大则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,一定程度上能增加信用级别。

2)业务、产品多元化。这同样有助于增加抗风险能力。

3)财务指标。这其实和基本面差不多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,了解那些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关财务指标(速动比率,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等)。

4)其他因素。如融资能力、财务弹性、综合竞争力、股东支持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但是,前面说了评级有分类、又有基本面分析,但不同信用评级与实际的违约率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。这主要是因行业而异。举个例子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评级分析师认为P2P是较高风险行业,但根据调查后发现:P2P行业A公司的信用评级与石油行业B公司差不多,于是均给予其AA的信用评级。但之后A公司就跑路了,而且这行业里跑路的还不止一家。结果发现:P2P行业AA评级的违约率远高于石油行业,说明P2P行业的评级偏高。

可是,评级机构之间也会有竞争,你想啊:A公司在你这里评的是AA-,在别人那评的是AA+,那凭什么别人来你这做评级呢?于是,在合理范围内,评级机构一般都会尽可能调高评级(大多集中在AAA、AA+和AA)。但这与选股有不同之处在于:选股咱们喜欢的是高增长,而评级的话则更喜欢长期稳定或小幅增长。

总的来说,国内的评级发展还很稚嫩,而且还具有强烈的“中国特色”(国有的评级普遍高于民营),再加上市场上违约数据的部分缺失,可以说,真正要说哪家评级最权威,难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增级与降级

一般而言,信用评级的增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:

1)不动产抵押。这类增级方式最常见,最简单例子,你去银行贷款,银行肯定愿意贷给有房产抵押的人。

2)有价证券质押或股权质押。这个容易理解,比如说价值100万的腾讯股票、某某独角兽公司的股权等等,都可以用来增级。当然,除了第三方担保外,这种资产的抵/质押均取决于评级公司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。

3)保证人担保。用专业点的话,就是对债权的“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”,这需要有规范的担保合同才行。目前,穆迪公司就拥有这样的根据担保人、发行人信息测算违约率的模型,通过输入发行人、担保人的信用评级,以及双方的相关性,测算出债项的评级。

    

降级的情况也有以下几类:

1)财务和基本面严重恶化。如财务大幅恶化、重大资产处理、重大负面事件等。

2)评级修正导致变动。一方面,由于信息了解不充分,或分析师判断不准确,导致评级公司出具的评级结果偏高或偏低,则在跟踪评级中有修正预期。

3)行业动态变化。就像我刚开始举的那个P2P和石油行业评级的例子。有的行业过高或者过低都要动态调整。

我们环通咨询提供信用评级项目,大家可以跟我们信用评级项目部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