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资中心 / TEACHER CENTER
名师解答更多 +
问:IPMS贯标认证常见问题解答

1、提申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需提交哪些文件? 答:填写申请书,并按照《申请材料完备性清单》准备申请材料即可。2、提出认证申请需要什么条件?答:申请组织提交申请需满足三个条件:(1)建立文件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实施运行三个月以上;(2)至少...

问:什么是知识产权?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哪些?知识产权的分类有哪些?

1.什么是知识产权?知识产权是公民、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、使用、处分和收益的专有权利。它是一种财产权,受国家法律的保护,任何人不得侵犯。它可以像房屋、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,进行买卖、赠予和使用,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,有...

问:什么是“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”?

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为了取得《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》,必须经过信息产业部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一种认证,以评定企业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。企业只有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,才能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...

行业新闻

首页新闻动态行业新闻

升级质量管理认证体系,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

今年9月是第40个全国“质量月”。1978年,国民经济刚刚开始恢复,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下、质量问题严重,为宣传“质量第一”的思想,树立“生产优质品光荣、生产劣质品可耻”的风尚,第一个“质量月”活动在全国工交战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。近40年来,各行各业以“质量月”为载体,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,推动我国产品质量不断提升,服务质量逐步改善,全社会质量意识普遍增强,中国质量发展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 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质量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。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。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,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。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,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提高质量标准,加强全面质量管理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,还特别提到电饭煲、马桶盖、奶粉、奶瓶等普通日用品质量问题。近年来,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。今年全国“质量月”活动以“大力提升质量,建设质量强国”为主题,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决策部署,聚力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,从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抓起,一个一个行业、一个一个产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,增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,提升国家质量竞争优势。
 
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,关键要从源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,尤其要强化中小企业质量主体作用。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庞大且创新活跃、影响广泛的企业群体。据统计,全国已有企业2700多万家、个体工商户6100多万个,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,它们贡献了60%的国内生产总值,创造了50%以上的税收,提供了80%以上的城镇就业。它们既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主体,也是质量提升的责任主体。经过多年发展,我国中小企业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,特别是质量创新能力明显增强。据统计,我国65%的发明专利、75%的技术创新和80%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。但从整个供给体系看,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表现在部分产品质量水平偏低,中高端产品和品牌竞争力不强,消费者对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信心不足,出国扫货、“海淘”现象大量存在,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甚至引发质量安全事故,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中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比较薄弱,质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,部分企业质量诚信意识较为淡薄。
 
解决这些难点和痛点,既要靠法治、政策、监管等手段,建立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推动形成优质优价、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,更重要的是从供给侧发力,坚持问题导向、眼光向下,引导帮扶中小企业强化质量意识、加强质量管理,抓弱项、补短板、填洼地,切实提高质量保证能力。今年全国“质量月”专门部署开展了以“服务零距离、质量零缺陷”为主题的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,从质量需求调查、质量基础升级、质量技术创新、质量品牌建设等10个方面组织精准服务,就是坚持从源头抓质量,把质量提升行动抓细抓实。一是把质量基础设施覆盖到生产一线。计量、标准、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,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到不到位,要看计量仪器精准不精准;产品品质档次怎么样,取决于标准先进不先进;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标准要求,必须通过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来证明。要面向企业搭建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,开展质量标准培训咨询,提升产品设计和分析测试能力,提高仪器仪表检定校准精确度,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,应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,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。二是把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到生产一线。升级质量管理认证体系,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,建立低碳、高效的消费品生产经营模式。积极推广和运用精益制